占地面積上千平方米的車間內,幾十臺工業(yè)機器人被分別固定在一個個四方形的小隔間內,它們有的舞動著“手臂”,有的舉著啞鈴練“肌肉”,有的追著激光練習瞄準……在天津港保稅區(qū)的天津新松智慧產業(yè)園機器人本體智慧工廠里,一排排工業(yè)機器人不停地進行著出廠前測試,工程師則在一旁通過手里的編程不斷調整機器人的運行軌跡。隨后,這些機械手臂便可以替代人工,運送到生產車間去。

這樣的畫面看上去有一點集體“跳廣場舞”的既視感,甚至有一些鬼畜,但在工程師的眼中,它們已經合格地完成了任務,即將成為工廠的好幫手,“這些大大小小不斷被測試的機器人通過安裝不同的外部接口,就可以大顯身手,比如:點焊、搬運、碼垛、上下料、裝配、打磨等工業(yè)生產用途!惫こ處熃榻B說,機械臂由于力氣大,夠靈活,本領多,是生產線中不可或缺的一員。
它既能像一個大力士,可以滿足覆蓋生產線上大中小各級載荷的相關任務要求,還能像人的手掌一樣靈活轉動做一些細致工作,新松自主研發(fā)的輕量型工業(yè)機器人,看上去纖細小巧,可以利用空間死角在狹窄區(qū)域內工作,而在車間的另一邊則是最“壯”的機器人,它的負載能力能夠到達500kg,3.05米長的機械臂執(zhí)行任務的重復定位精度也能夠在0.5mm之內,無論重活兒還是細活兒,機械臂都不在話下。
在機器人高速發(fā)展的今天,有很多人有疑問,生產一臺機器人需要多長時間,幾個人,分幾步來完成?
答案是:不需要人工。
2019年新松落戶天津港保稅區(qū),邊建設邊發(fā)展,今年在天津新松智慧產業(yè)園里引進了沈陽的國際首條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的生產線,在這里從倉儲到生產的大部分工作都由機器人承擔,無需人工上手,在機器人的“手”下,25分鐘一臺6軸機器人便可成形。與人工制造相比,數字化智能生產線不僅會極大地提升產品質量,生產效率也會提升5至10倍。

目前生產線仍在調試階段,部分崗位還需要人工協調,真正運行后,所有崗位都是“機器人”獨立完成,只需要工程師進行視頻監(jiān)控就行了!拔磥硎澜缰校瑱C器人也許不單單是一臺機器、一條生產線、一個工廠,它更是一種生產和生活的方式,機器人將被更多地賦予‘人’的標簽,像人一樣去工作,像人一樣去思考,像人一樣去幫助其他人!惫こ處熣f道。

在過去的印象里,機器人都是些工廠里的大家伙,就算體格不大,材質也一定是堅硬無比。不過,隨著技術的成熟,加之人工智能的發(fā)展,現在的機器人還能涉獵教育培訓、智慧生活、特種行業(yè)、人機協作、智能物流、醫(yī)療清潔等領域,得益于強大的核心技術,新松機器人早已走出國門,進入寶馬、福特、通用、TCL等世界大型制造業(yè)企業(yè),遍及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,推動傳統企業(yè)實現“AI+”跨界融合。